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不要被“竞争”概念带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 读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日前在北京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专访,就当前中美关系,美台互动,两岸局势,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以及他参与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等内容进行了回答。贾庆国对中评社记者表示,尽管中美关系面临重重困难,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还是远远大于分歧矛盾,两国之间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双方都应努力使得彼此之间的协商沟通恢复正常化。贾庆国也说,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充满变数,而中国从现在就需要思考应对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贾庆国

全国政协常委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

本文约7800字,读完约20分钟


贾庆国教授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实习记者 孙袆璠摄)


中美对“竞争”理解不同

中国要更多与美国理性派合作


  中评社记者:王毅外长在慕尼黑会议上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了会晤,但是在谈及中美关系时,布林肯表态强硬,他说:“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对于这样的说辞您如何分析?


  贾庆国:我觉得这句话的原意是,举行谈判或者协商时如果你自己不到场,就没有人帮你维护你的利益,也就是说你需要参与其中,如果你自己不参与,那么大家决定的事情可能就对你不利。但是在国内这句话被很多人理解为,如果你不吃掉别人,那就会被别人吃掉。我觉得,国内一些人的理解跟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有偏差,布林肯的发言可能还是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问题的讨论,交换意见,这样的话,它们才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布林肯这样说也没有错。就中国而言,中国当然是要参与国际事务,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中国也不想让别的国家代替中国做决定。


  实际上,这也是以前我们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有些会议中国人出于各种考虑无法参加,结果其他参会的人在中国问题上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中国就很不利。如果中国人在场,哪怕他在会议上一句话不说,其他人也会顾及到中国的存在,谈及中国的时候就会谨慎一点,但是如果中国没有人在场,对中国不友好的一些人就可能肆无忌惮地表达,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去帮助中国纠正他。


  中评社记者:近年来,美方部分政客和媒体在谈及中美关系时,越发频繁渲染竞争而非合作,对此您认为中方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美式霸权逻辑?


  贾庆国:我觉得首先需要区分美国人对竞争的看法,对于美国人,“竞争”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中美之间对竞争的理解是不同的。美方更多地强调像体育赛事那样的竞争,中美之间经济、文化、价值观、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可以竞争。但是对于竞争的理解,美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认知,有的人主张对抗,“竞争”实际上是对抗的一个代言词,另外一些人认为“竞争”就是所谓的公平竞争,就是说竞争需要公平,比如说在知识产权保护、贸易等方面的问题上。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不能简单地用竞争、合作或者对抗来描述中美关系,如美国官方的对华政策是3C——“竞争、对抗、合作”,用布林肯的话来说,即该竞争的地方竞争,该合作的地方合作,该对抗的时候也要对抗。


  但是,因为文化上对“竞争”的不同理解,中国人不太接受使用竞争来概括中美关系。中国文化更多地强调和谐,尤其在公开的场合下,希望给对方留点面子,认为公开谈竞争破坏气氛,增加合作的难度。当然,一部分人也接受了竞争概念,认为我们不怕竞争,但从官方的角度来讲,还是觉得竞争这个概念不能准确概括中美关系的现实。首先,中美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不应该单独地强调竞争;第二,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理解,用竞争来概括中美关系太负面。所以(我们)认为中美既要竞争,更要合作,中美之间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和矛盾,希望中美关系不要让竞争这个概念带偏了。表面上看,美国人大多接受了用竞争来描述中美关系,但美国内部也有很大的分歧,官方认为中美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多个方面的,需要在具体问题上采取具体的做法应对。


  中评社记者:因为中美两个国家的话语体系不同,所以导致两个国家对竞争这个概念理解有所偏差,然后产生了一些误解或者矛盾,是这样吗?


  贾庆国:这是一个层面,话语体系上双方对竞争的理解不同;另一方面,竞争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一些进攻型现实主义者,比如美国的反华势力,竞争就是对抗,他们强调竞争对抗的一面。而一部分希望和中国接触的人,他们想用竞争来激励美国,改变自己,改善自己,从而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把美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上面也谈到,美国官方的看法是,中美关系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一组比较复杂的关系,有竞争,有合作,也有对抗。拜登上台后的前两年,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考虑,他的对华政策更多地强调对抗,美国中期选举以后,则开始强调要稳定中美关系,强调两国需要恢复沟通和协商,并在两国有共同利益的地方争取合作。


  中评社记者:美国部分进攻型现实主义者可能不论中国现实怎样,就一味地强调对抗,对于这一部分声音,您觉得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贾庆国:对于这些人的观点需要认真对待,该驳斥就驳斥,要捍卫中国的立场,要强调中美之间合作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两国的分歧和矛盾,对抗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另外需要和美国国内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那些人加强沟通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孤立那些进攻型现实主义者,不要让他们的观点主导美国政治,主导中美关系。


两岸关系延续“不独、不武” 

赖清德破格挑衅可能性不大


  中评社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近来在会晤美方高官时都强调过,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是“台独”,而“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即将上台执政,近期的金门渔船事件也使得两岸敌意再度螺旋上升,面对这种境况,您如何评析今年的两岸关系?


  贾庆国:台湾问题确实是中美关系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不会让步,在反“台独”、推动国家统一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坚决推进。赖清德这次上台确实给两岸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他自称是一个“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也就是说他内心是主张“台独”的,这就在理念上和我们国家必须统一的目标格格不入。但是,他的上台对台海局势的影响也会是有限度的。现在两岸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陆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来遏制“台独”,“台独”就意味著战争和毁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台独”都是死路一条。国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也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美国也会反对“台独”,这不是因为它内心不想支持台独,而是因为支持台独不符合它的利益,因为这会把美国拉入一场和中国的战争中,这可不是美国想要的。当然,至少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也不希望看到中国的统一。所以我觉得今年的两岸关系,大概率还会延续过去几年两岸关系的状况,也就是“不独、不武”。


  对我们来讲,国家统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统一是什么意思?以什么形式来实现统一最符合国家利益?我们这些做研究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们说的“统一”更多地还是指政治上的统一,而不是领土和主权意义上的统一。因为从领土和主权意义上来说,台湾从来没有从中国独立出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反对“台独”,反对分裂。那么,既然政治上的统一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就需要有更大的耐心,更需要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


  只要台湾不从中国独立出去,我们就需要以最大的诚意来推动和平的统一。未来一段时间,我想我们还会在这方面努力,包括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加强两岸的经贸关系,同时做国际社会的工作。当然,台湾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要靠中国大陆自己,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做大做强,做得更加进步,台湾居民就不仅不会支持独立,还会接受统一,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自信。


  中评社记者:凭借您的观察和了解,您判断赖清德走马上任后是否会做出一些比较破格的举动?


  贾庆国: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赖清德自称是一个务实的人,如果真务实,就不会做出那些举动。现实是,如果他这样做,第一,岛内会产生反弹;第二,美国并不支持,三是大陆会制止他,所以他在这方面腾挪的空间很小,除非他发疯了,否则不会去触碰一个中国的底线。这是大的格局、结构所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他上台,但是他的手脚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绑住的,不能为所欲为,而且,他在台湾岛内的支持率也很有限,“立法院”他也控制不了。


  中评社记者:美国官方一方面公开不支持“台独”,但又不断加深与台各层级的交往,您认为大陆方面对此应如何应对?


  贾庆国: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的问题,但最近这些年越来越突出。如何应对?我觉得还是要延续以往的做法,第一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原则,对美方的挑衅要坚决反对。第二继续反对美国对台出售武器和加强与台湾的军事关系。第三做好军事上的准备,遏制“台独”势力和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武力来解决“台独”问题。短期内,我们可能还是需要通过增强硬实力来遏制台湾岛内的“台独”和美国在这方面的挑衅性。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强做好,提高对台湾居民的吸引力,让美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采取一个现实和务实的做法。


贾庆国教授谈中美关系(中评社实习记者 孙袆璠摄)


美国总统大选充满变数

需提前思考预案


  中评社记者: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截至目前,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领军人物仍然分别是特朗普和拜登,按照目前的趋势,我们该如何应对美国两党在这期间的涉华言论?


  贾庆国:这次总统大选和以往总统大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总统大选的不确定因素很大。共和党内部最终是不是特朗普赢得初选,还没有最后的结论,即使他当选了共和党的候选人,他能否赢得总统大选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他官司缠身,不排除未来这段时间会出现什么状况,如刑事起诉的判决。有些美国人认为,即使他被判刑了,关在监狱里依然可以参加大选,我觉得这个极端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民主党这边也有很大的变数,拜登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是一个问题,所以他最终会不会继续参选也是一个变数。如果拜登参选,和特朗普竞争会不会再次赢得选举,现在也还很难判断。这取决于很多的因素,比如说经济因素,美国经济看起来发展不错,但是美国老百姓的感受并不一样,未来一段时间拜登有无可能让美国老百姓感受到经济向好,真正实现“软着陆”,这也是个问题。如果拜登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最终放弃参加选举,谁会接替他?纽森?布蒂吉格?哈里斯?现在都说不清楚。


  如果特朗普当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是比较大的,从他上次执政时的表现和之后的言论看,他在对华政策上的态度和做法比拜登更强硬,更无底线。第一,他在经济上大概率会采取更加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比如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对中国高科技出口实施更严厉的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更多的打压。其次,在台湾问题上他也可能会更加激进,甚至会改变美国长期坚持的所谓“一中政策”。上次在他执政后期,这方面的苗头已经比较明显了,他的国务卿蓬佩奥曾经宣称他要去访问台湾,后来又称“台湾从来不属于中国”。所以特朗普上台的话,我觉得中美关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更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次美国总统大选反对党的候选人都会指责现任政府的对华政策太软,并就此提出一些强硬的政策主张,也就是竞选承诺,这一次可能也不会例外。对于这些竞选承诺,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希望中美关系向好的美国朋友常说,你们不要把竞选时说的话太当回事,竞选的时候为了当选,候选人什么话都会说,但如果太离谱,上台以后他未必会这么做。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美国总统在竞选过程中发表的言论确实有很多没有落实的。但是,也还是有很多被落实了,所以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把它看得太重,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去反驳、去批判,作出过激反应。同时,我们也要心中有数,要做好预案,如果他这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出合理的应对。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态度。


  中评社记者:虽然现在很难预判大选结果,但如果特朗普再度执政,中国应该怎么应对?


  贾庆国:一方面,我觉得现在就需要认真分析,如果特朗普当选的话,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个可以从他上一届做的一些事情来进行推理。其次是现在他的一些竞选言论,还有和他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人的看法和想法都需要去认真地梳理,分析他上台以后在哪些问题上会做哪些事情,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预案。比如说他上台以后,再次加大征收关税的力度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做?我们怎么办?是对等应对?还是差别性应对?还是跨问题领域的方式去应对?当然,他也可能最终不当选,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需要这样做,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


  从特朗普上一届的行为方式看,他做事情是无道德、无底线的,我觉得我们也需要准备好如何应对他无道德、无底线的一些做法。我个人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采取对等做法,不能对方坏,我们也跟着坏。我们要找到既能反击对方又不违背我们的道义底线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上,外交讲究对等,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也要区分情况,我们有时候可能还需要超越这一原则,看怎么做才对国家更有利。比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当时国内的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不太好,为了吸引外资到中国来,我们单方面给外资提供了很多优惠,使我们有可能吸引到外资。等到中国真的发展起来了,我们就不需要提供这些优惠的措施,而是强调国民待遇。所以当时不纠结于对等是符合我们利益的,后来强调对等也是符合我们利益的,判断应该不应该做的标准是我们的利益,而不是简单的强调对等。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也是如此,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对短期和长远的利益综合考虑,来判断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中评社记者:有些声音说2017年刚上台的特朗普和2020年执政后期的特朗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您觉得假如他再度当选总统的话,中国面对他还有怎样的对话空间?


  贾庆国:我觉得特朗普从一开始就在台湾问题上挑事,当选后正式上任前接了蔡英文的电话,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后来又说美国的“一中政策”不是白给的,也就是说,他可以拿这个跟中方谈判、交换利益的,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原则底线可言。他当选时很多人认为他是商人,所以务实,但后来发现他不是个一般的商人,而是一个毫无底线的商人。我觉得,如果他再度当选,中国跟他很难开展理性务实的对话。


中美合作空间巨大

要努力使双方沟通正常化


  中评社记者: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但是从目前来看,两国关系只是一个止跌企稳的态势,还处在一个回暖时期。那么您认为,现阶段应该怎样去保障中美关系的持续稳定?


  贾庆国:旧金山会晤以后,两国关系确实出现了稳定的趋势,两国间的沟通和对话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好事。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实际上还是远远大于分歧,只要大家心平气和地去交换意见,认真管控两国间存在的问题,在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进行合作,两国关系还是可以慢慢地实现稳定和改善的。其实,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是可以合作的,因为从根本意义上讲,两国都是在国际体系中有着重大利益的国家。另外,美国是超级大国,中国也正在变成一个超级大国,这就意味着两个国家都不能“搭便车”,只能去“开车”,也就是说两国都只能通过维护国际秩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由于维护国际秩序成本高昂,两国都需要利用别的国家的资源,动员其他的国家与其合作,来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对于中美而言,双方最佳的选择是把对方的资源用好来维护国际秩序,从而维护自身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美合作还是有很大的潜力,需要做得是想办法克服现在面临的相互之间极度的不信任的问题,通过努力稳定关系来推动合作。


  旧金山会晤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就是双方的沟通和协商正在出现正常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要延续下去的话,我觉得对中美两国和世界都是福音。中国这边可以更主动一点,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不与美国较真,因为至少到现阶段中美关系还是美强中弱的格局,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进行对抗和竞争意义不大,中国受到的伤害会更大。需要从大局出发作出选择。


  中评社记者:正如您刚才说的中美合作的空间还是很大,我们也看到目前在芬太尼等问题上中美都开始进行了积极沟通,您觉得未来中美在哪些方面可以展开更多的沟通与合作?


  贾庆国:我觉得,中美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进行合作,包括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俄乌冲突。当前,战争已经发展到一个胶着态势,再耗下去其实对俄乌双方都不好,双方都需要找一个台阶下。中国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也和乌克兰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发挥调停和促和的作用。当然,要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进展可能也需要跟美国加强沟通合作磋商,由中美双方合作促成一个俄乌之间的停火协议或者是暂时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推动中美关系也好,解决地区问题也好,都会有很大的助力。


  还有就是朝核问题,实际上,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特别是中国的利益,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正在导致日本和韩国等国要求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或者引进美国的战术核武器,如果这种情况成为现实,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中美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合作,不仅有助于缓解朝核问题,也会大大地降低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感。


  另外,关于巴以冲突,实际上中国和美国都支持两国方案,有合作基础,只不过美国由于国内政治的原因不得不支持以色列现在这种有点超出自我防卫的做法。其实,美国国内在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布林肯多次去以色列,想办法说服贝塔尼亚胡来改变他现在的一些特别强硬的,不惜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做法。中国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合作的空间,其实,中国不希望以色列利益受到很大的伤害,但同时也需要维护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的利益。另外气候问题和芬太尼的问题就不用说了,两国正在密切沟通。


  中评社记者:韩朝关系目前处于敌对状态,危险可能一触即发,面对朝鲜半岛“箭在弦上”的状态,中国和美国可以怎么样去沟通协作,发挥大国的影响力?


  贾庆国: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三个部分,第一,朝鲜半岛无核化。第二,反对朝鲜半岛生战生乱。第三,朝核问题需要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我觉得这三部分跟美国、韩国的利益并不冲突,只是给朝鲜施加压力施加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现在,联合国对朝鲜进行了比较严厉的制裁,因为中美关系不太好,所以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跟美国的合作也不像以前那么密切,那么有效。现在我们可能要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恢复中美之间在朝核上的合作。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中美之间在朝核问题上如果不合作的话,朝核问题解决不了。此前无论是六方会谈还是“特金会”都是中美合作的结果,只要中美可以合作,那么朝鲜就会更加负责任地来对待这个问题,因此中美合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中评社记者:可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今年两会的主要提案内容?


  贾庆国:一个是关于推动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的建议。新冠疫情以来,跨国留学生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新冠疫情结束以后,跨国留学生的市场出现了报复性反弹,基本上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态势。但是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总的来讲是来的比较少,我觉得这个是不应该的。推动外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对于中国还是利远大于弊的,这也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在旧金山会晤上要邀请5万名美国学生到中国来,这其中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围绕讲好中国故事,鼓励中国学者在国际主流媒体的发声。我们需要讲好一个立体、真实的中国,但是不能仅靠官方,可能还是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作出一些调整,来鼓励我们的专家学者对外发声。搞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好,讲好中国故事也好,还是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好,都需要有正面的渠道去介绍中国、解释中国。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原文: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郭至君)

排版:忻珂萌

审校:李宗芳、宫嘉玲

往期推荐

【权威观点】贾庆国:旧金山元首会晤对中美关系的三大意义

【权威观点】贾庆国对话格雷厄姆·艾利森:历经“严寒”,中美如何巩固会晤成果?

【权威观点】贾庆国:日对华政策受中美关系影响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两会专访】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不要被“竞争”概念带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